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传统管理哲学视角下企业员工的修身和学习之道

来源:数理化学习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1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传统管理哲学中的修身之道 古代人非常重视“修身”的作用,他们把修身看作是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修身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成事的第一步,我们所说的修身,就是努

1 传统管理哲学中的修身之道

古代人非常重视“修身”的作用,他们把修身看作是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修身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成事的第一步,我们所说的修身,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素养,从而达到尽善尽美的层次和高度,道德品质的最高层次。现代社会虽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修身”的思想却对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1 儒家思想中的“修身”观

孔子很早就提出了“修身”的思想,他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1],这其中的含义是,如果不培养良好的品德,不努力钻研学问,看到别人学做好事不学习,不能及时改正自己犯的错误,这些才是我真正所担心的。孔子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也都能够看出对于“修身”的重视程度。

1.2 孟子的“修身”观

孟子也强调过修身的重要性,他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2],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我们能活多久,寿命长短与否,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应该统一,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素质,我们的命运就会被安排,从而达到安身立命的目的。孟子在“人性善”的角度提出“修身”的目的,是要让人的美好素质品德不断地发扬光大,造福社会。一个人的品德体现在现实中各个方面,只有不断恪守内心的秩序,才能够使品德不断提高,所以孟子认为只有通过修身,才能使自身的品德发扬光大。

1.3 《大学》《中庸》中的“修身”观

《大学》篇把“修身”放在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首位,认为“修身”是根本,并且进一步发扬了孟子“人性善”的观点,认为人生来就具有高尚的品德,但是我们的品德却在入世的过程中被掩盖了,我们只有通过“修身”才能达到道德完善的境地,所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3]”。《中庸》则是教育人们“中”道,即让人们在极好和极坏之间做到折中,不偏不倚,不过分要求,也不可把标准定得过低,这虽然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但是他能够让我们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在道德的标准范围之内,防止“过之”或者“不及”。

2 传统管理哲学中的学习之道

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中蕴含的学习之道至今令人受益匪浅,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古人给我们留下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而这其中这精神财富应该是最值得我们后代人来学习的。

2.1 孔子的学习之道

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来强调在学习中,学与思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但是一个人如果只是简单死记硬背,不注重其中的学习方法,必然达不到学习的目的,所以说,如果想要提升自己,把所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和理论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并把“学”与“思”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学有所得[4]。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强调了复习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学的知识越多,遗忘就越快,只有及时去复习知识,才能避免边学边忘。求学者一定要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绝不能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事。复习过程就是防止遗忘的过程,是加深记忆的过程,复习如果做的深入有效果,就能让人对之前学过的知识加深理解,还可以温故而知新,对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和思考。

孔子还主张向其他优秀的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就像论语中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一样,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以他人为师。因为每个人学习、生活的经历是不同的,学习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也各有差异,所以向他人学习,就可以发现别人的长处,你补自己的不足。每个人身上都有其他人没有的独特的闪光点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善于在他人身上发现这些优点,善于学习。

2.2 荀子的学习之道

荀子认为:“学不可以以己”,“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要积善成德,要注重积累知识[5]。荀子说学习是没有尽头的,知识有很多,我们要一直学习,不可以停止学习,就像俗话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荀子还说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用生活中能到看到的事物来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大家学习都能经常的反省自己,学习能够去遵循学习的规律,那么我们就会更加懂得了许多道理,而过错就会少了很多。

文章来源:《数理化学习》 网址: http://www.slhxxzz.cn/qikandaodu/2021/0708/690.html



上一篇: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做好云南稻品种管
下一篇:商务沟通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研究

数理化学习投稿 | 数理化学习编辑部| 数理化学习版面费 | 数理化学习论文发表 | 数理化学习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理化学习》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